close

寶林寺創建於民國丙午年,觀音佛祖鑾示由宋新枝先生為寺主,成立寶林寺,並正式諭示王剡之救世稱號為『師祖』。並扶鑾二媳婦陳素珠女士續闡揚教義,度人救世,宣揚佛法。
寶林寺緣於『師祖』觀世音菩薩王剡女士於民國元年在台中縣烏日鄉誕生,原名張阿寶,因家貧從小即送給王家當養女,始改名王剡。『師祖』自幼善良慈悲,深具慧根佛骨,19歲嫁給榮泉村宋新枝先生,宋家以耕農為生,生活清苦,『師祖』克勤克儉持家,使居家生活和諧愉快。由於『師祖』秉性靈慧,又曾獲觀音佛祖顯人教誨,深諳草藥、收驚、米卦之術,並無酬為鄉民服務,凡有所求,不論風雨,皆竭盡所能為鄉民治病解憂,其善行廣為鄉民稱頌。

民國乙巳年,『師祖』觀世音菩薩俗業已盡,靈該回天,因其善行善報,承蒙觀音佛祖不棄,將靈度回,即今本寺第九觀音媽(慈恝菩薩)。

由於陳素珠女士以博愛之心施方救世,澤被鄉民,眾善同趨,因寺內地方狹窄,不敷使用。民國69年11月17日奉旨 『師祖』觀世音菩薩諭令,由楊茂欽擔任住持,並於民國72年排除萬難購地於烏日鄉仁德村建寺即是現今的寶林寺。

「世尊妙相真,偈答無盡意,汝聽觀音行,善應諸方所」。

這是本寺主神觀音佛祖經文中的偈文。
所謂信觀音菩薩者皆知佛祖無所不在, 其大慈大悲之胸懷,澤被天下蒼生。

俗云:「水不在深,有港則名,廟不在高,有神則靈」。
古往今來的神祇, 以觀音佛祖的聖蹟最深入人心,誠謂「家家有佛陀,戶戶皆觀音」是最佳的寫照。

寶林寺奉祀觀音佛祖,遵循佛祖慈悲之懷,善化人心,化無私之愛,為庶民解憂去煩, 並以最誠摯之心,宣揚佛法,以利鄉民。

本寺自開基以來,屢受佛祖神靈諭示,顯露神蹟,一時善男信女來廟進香者,絡繹不絕,香火鼎盛。為使本寺開基以來,籌建之艱辛及歷任執事者之善信苦行廣為人知,特以至誠之心,恭錄本寺延革誌,以作為歷史見證。
本寺於中華民國開國元年,王剡女士誕生於台灣省台中縣烏日鄉,原名張阿寶,因家貧從小即送給王家當養女,始改名王剡。 她自幼善良慈悲,深具慧根佛骨,十九歲嫁給烏日鄉榮泉村宋新枝先生為妻,宋家以耕農為生,生活清苦, 她克勤克儉持家,使居家生活和諧愉快。
由於 自己秉性靈慧,又曾獲觀音佛祖顯人教誨,深諳草藥、收驚、米卦之術,並無酬為鄉民服務,凡有所求,不論風雨,皆竭盡所能為鄉民治病解憂,其善行廣為鄉民稱頌。

民國乙巳年,她俗業已盡,靈該回天,因其善行善報,承蒙觀音佛祖不棄,將靈渡回,即今之本寺第九觀音媽。(升為慈恝菩薩)

民國丙午年,觀音佛祖第三次下降救世,並鑾示由宋新枝先生為寺主,成立寶林寺,並正式諭示王剡之救世稱號為 『師祖』。同時並以扶鑾二媳婦陳素珠女士來闡教,渡人救世,宣揚佛法。

由於陳素珠女士以博愛之心施方救世,澤被鄉民,一時眾善同趨,求無不驗,尊佛顯赫,聲震遐邇,擴大救世工作,因寺內地方窄,不敷使用。民國六十九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子時奉?師祖觀世音菩薩諭令,由楊茂欽先生擔任住持。
楊茂欽先生台中縣烏日鄉人,青年時為師姐陳素花女士依 師祖啟示尋獲,要其為神祇扶鑾,楊茂欽當時年輕氣盛,不信神佛之說,屢次加以婉拒,後經 師祖時常點化一再開導,始加入扶鑾救世之行列,在一次前往龍山寺進香時,得佛祖啟迪,並於回寺後一次扶鑾儀式中受傷,但卻奇蹟似復原。從此楊茂欽先生頓悟佛祖顯化之意,及一心向佛,並誠心渡人救世,廣獲好評,終於民國六十九年被??師祖降諭擔任住持,展開其為觀音佛祖救世濟民之業。
由於寶林寺神靈顯赫,來廟進香者眾,舊廟不但狹小,經風雨剝蝕,有礙觀瞻, 經 師祖觀世音普薩顯化,諭令楊茂欽及本寺鑾主,為廣設慈航,建一永久性之道場,須速擇地建寺於烏日。

住持與本寺鑾主在聆諭令之後,即刻成立了購地重建委員會,並於民國七十一年公推張豐田先生為主任委員,立刻著手覓地,經過幾番艱辛的波折之後,終於在台中縣烏日鄉仁德村九張犁段235之17號找到地主,將該筆土地出售給寶林寺。

民國七十二年二月,住持等人將廟宇遷至該地,臨時建一道場,宏揚佛法,為民服務,這期間由於建廟執照一直未通過,楊茂欽特與本寺籌備會主任委員劉錦發先生及委員日夜奔走,極盡心力的為建廟事勞力,其中艱辛困苦,眾人皆甘之如飴,一心只想為觀世音佛祖建一宏揚佛法之處而努力。
皇天不負苦心人,也賴有 師祖及眾神聖之指點相助,建廟一事終獲前台中縣議會柯主任秘書夫人、前省政府黃豐作先生、前台中縣佛教會秘書林清俊先生、烏日鄉公所、台中縣政府、前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等善心人士及各主管單位的鼎力相助,終於獲發建照,為本寺開創了立廟的先基。

民國七十六年九月,委員會再次推選柯木田先生為主任委員,使得本寺的建設更趨健全。

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年,本寺信女林香珠,得本寺神明 韓千歲託夢,指示她往大陸尋根,找其轉世之十一世神靈,楊住持得知後,與本寺副主任委員曾文章先生等人商議,眾人決定依照千歲指示,前往遼寧省大連市,完成千歲的神諭與期望。

同年農曆三月,住持楊茂欽偕同曾文章、劉麗珠、謝文輝、林香珠、蔡淑玲一行六人出發前往大連。然眾人抵達目的地,莫不驚疑困惑,因大連地廣人稠。六人又首次來此,如何尋得千歲爺轉世之神靈?在無計可施之下;只得請千歲降乩指示,才得知千歲爺已轉世至十一世,姓江。約三十餘歲,為鄉進士,文人出身。

當夜千歲爺又託夢給曾文章、謝文輝,指示其等前往郊區尋找,如見果樹即為其轉世之地。楊茂欽等人聞訊,莫不欣喜萬狀,乃驅車往尋,但竟一無所獲,眾人神傷之際;由當地地陪陪同至供奉皇天后土的響水寺,以及供奉? 釋迦牟尼佛及觀世音佛祖的朝陽寺參拜。並擲筊祈問,但只得兩聖杯,非千歲指示之五個連續聖杯,眾人無奈之餘,只得邊走邊找,祈禱奇蹟出現,找到神示之地。
當眾人來到風景秀麗的關音閣,正巧當天是農曆三月十六日,為 準提普薩之聖誕,時機之巧合,令眾人心頭又燃起明燈,奮力往山上爬行,連一向身體孱弱的林香珠女士亦懷著無比虔誠之心,一步一步往上爬,當她到達廟前時,看見廟前有一處將軍廟,正是千歲爺託夢給她的地點;禁不住心頭狂喜,轉告楊茂欽等人。但此將軍廟之地,卻引起謝文輝委員的疑惑,因為這間廟的主神是一位古代將軍,代表武身,而千歲爺指示的轉世之人是文身,似有不合之處。

為了讓眾人去除疑慮,林香珠仍堅持擲筊問千歲爺,楊茂欽懷著期望和虔誠之心,擲筊祈神,結果連續五個聖杯,諭示眾人前往附近之「掛符橋」尋找。

楊茂欽依神諭,偕眾前往「掛符橋」,不料車過橋而眾人不知,幸千歲降乩指示,阻眾人行程。楊茂欽見千歲爺顯化指正,心中驚喜莫名,乃照神諭回頭,在橋附近首先發現一石碑,上書「千年不朽,萬古流芳」等八字,並有碑文記載其原由。謂:從前有一名鄉進士姓江,大家都稱呼他金寶,有天與其妻經過此地時,地上有一窪地,其馬不小心踏過失蹄跌倒,金寶見愛馬受傷,連忙悉心營救,不料將馬救出窪地時,洪水破堤,將金寶沖走,從此與夫人天人永隔,事後其夫人為紀念其夫為救畜而亡的慈悲胸懷,立誓在窪地上造橋,以防別人再踏上其夫之輒。一連造了三次橋,均被洪水沖走,夫人無奈之下,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思索,想出用「母子相崁法」造橋,終於使橋基穩固,豎立窪地之上,並造福過往行旅。後人為表示對夫人愛心崇敬之意,每當過橋時,都要掛上符條,故此橋便被取名「掛符橋」或「寡婦橋」。而橋旁均為果樹。

楊茂欽等人閱完碑文,莫不心光閃靈,驚喜異常,因此情此景,恰與林香珠女士夢境相同。眾人欣喜之餘,擲筊祈問,均以聖杯獲千歲肯定。至此,這次尋根之旅終於順利完成。應證了一句古諺「皇天不負苦心人」。楊茂欽、曾文章、謝文輝、劉麗珠、林香珠、蔡淑玲六人終於為寶林寺完成了一次神蹟顯化的歷史見證。

當夜,千歲爺附身楊茂欽,神諭眾人,要將此碑文 運回台灣。楊等回臺之後,積極覓地,準備買碑,而於南投中寮鄉廣福村尋獲一理想之地,並蒙神明護佑顯靈,使地主讓出了山地,以做將來置碑之用。


寶林寺在眾委員虔誠的護持之下,香火鼎盛,而神靈聖,自有各方信徒像潮湧似前來進香祈福,得使本寺永續發展,為全台信徒祈福保安。

98年農曆5月18日下午兩點多,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第九觀音媽(慈恝菩薩)說我的正緣在25歲那年已浮過,同意幫忙,雙手蓋印,胸前八卦賜印並化六道符賜予,交待將符安置

在枕下睡過三日,再將其一張火化內服,其它用於沐浴淨身,三日內入眠前恭請南無觀世音菩薩及師祖及眾神親巡,端看三日內夢境為何,予以覆稟再行處置。(續)

三天過了,抱著期待與忐忑不安的心,並沒有預期的夢到甚麼,或許是福薄又也許是冥冥中自有定數,數個寒暑經過又豈能在三天內期盼有何大逆轉,佛說般若乃無相,心生罣礙虛相自縛,姻緣天註定,來自前世的延續,當心中無相,外在幻化皆能不動如山時才真修行,而世間種種一如虛妄又何苦沉浮苦海追尋,放下無求即是般若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k YenLin 的頭像
    Cck YenLin

    Cck YenLin的部落格

    Cck Ye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